潤滑油是一種技術密集型產(chǎn)品,復雜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,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復雜的物理或化學變化過程的綜合效應。潤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、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擬臺架試驗。
一般理化性能
每一類潤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,以標明該產(chǎn)品的內(nèi)在質(zhì)量。對潤滑油來說,這些一般理化性能如下:
1)外觀(色度)
油品的顏色,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水平和穩(wěn)定性。對于基礎油來說,一般精制水平越高,其烴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脫除的越干凈,顏色也就越淺。但是即使精制的條件相同,不同油源和基屬的原油所生產(chǎn)的基礎油,其顏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
但對于現(xiàn)代潤滑油來說,由于添加劑的普遍使用,顏色作為判斷基礎油精制水平高低的指標已失去了原來的意義。
2)粘度
粘度反映油品的內(nèi)摩擦力,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動性的一項指標。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劑的前提下,粘度越大,油膜強度越高,流動性則越差。歐、美、日等發(fā)達國家目前追求的高溫下能保持較高的粘度,以便形成強韌的油膜,而在低溫狀態(tài)下則具有良好的流動性,以便于汽車的起動,因為汽車在起動的瞬間對缸體的磨損最為嚴重。
單級粘度則可能在高溫下表現(xiàn)較好,但低溫下流動性差對發(fā)動機缸體磨損嚴重;或者在低溫下流動性好,而在高溫下卻粘度下降很大,無法形成強韌油膜,達不到潤滑目的
現(xiàn)代潤滑油通過添加劑的調(diào)和,真正能做到低溫下有良好的流動性,高溫下又具有良好的粘度保證潤滑效果。目前日本已經(jīng)100%使用這類潤滑油,美國則達到98%西歐也達到100%左右使用這類潤滑油。而中國由于過去一直沿用蘇聯(lián)的方法,五、六、七十年代一個標號包打天下,至今單級潤滑油仍在中國占有60%以上的份額,司機、維修工大多以單級油來衡量多級油,觀念陳腐,所以,多級油在中國將會有巨大的展。
|